一些观点认为,只有手工采摘的葡萄才能酿造出高品质的葡萄酒,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事实上,无论是手工采摘还是机器采摘,都能酿造出品质一流的葡萄酒。但比起机器采摘,手工采摘更精准,能保持葡萄果实的完整性。
采用枯藤法酿造的葡萄必须手工采摘,这样可以保证葡萄的质量。
葡萄的采摘时间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成熟度不同的葡萄糖分、酸度及单宁含量的高低皆有所不同,而对这三者的完美把握是造就一款卓越葡萄酒的重要因素。只有当三者之间达到平衡时,才有可能酿造出高品质的葡萄酒。
机器采摘意味着采摘过程比较粗犷,可能会对葡萄和葡萄酒的品质造成影响。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一、采摘过程中的震动可能会弄碎一些葡萄果实,采到一些青果和葡萄叶。
一般来说,酿造起泡酒的葡萄在各个产区都是第一批采收的,纳帕谷也是如此。为什么呢?这通常是为了保持葡萄酒清爽的酸度。纳帕谷第一批采收的葡萄主要为黑皮诺(Pinot Noir)和霞多丽(Chardonnay),这些葡萄大多来自凉爽的卡内罗斯产区(Carneros),采摘期可能在7月末便开始。
德国部分酒庄的冰葡萄采摘工作最早在11月份已经开始。
白天温度如果超过32摄氏度,葡萄的糖分比例就会变化。而在晚上采收,避免了糖分变化,从而阻止了如自然酵母开始发酵等情况的发生。 工人在凉爽的温度下作业时间更长,并且黄蜂、蜜蜂和响尾蛇在夜间不会出没。采收量和效率因此更高,工作环境也更安全。
PH值影响葡萄的酸度,而酸度是葡萄储存和陈年的关键因素,因而酿酒师对葡萄的PH值也特别关注,一般而言,适合采摘的酿酒葡萄的PH值在3-4之间。
在纳帕谷,长相思(Sauvignon Blanc)、雷司令(Riesling)等芳香型品种,以及灰皮诺(Pinot Grigio)、白诗南(Chenin Blanc)等酿造清爽白葡萄酒的品种一般是第二批送上流水线的。
不同的葡萄园会根据各自葡萄成熟的状况来决定采摘日,一般在九月最后一周开始采摘葡萄,有些大葡萄园的采摘时间可持续两三周。之后会在第一时间对采摘回来的葡萄进行去梗、破皮,因此与葡萄采摘时间几乎是同步的。接下来,葡萄进行发酵,一般情况下,完成红葡萄酒的发酵工序需要721天时间不等,甚至可能持续6个星期。
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南半球的葡萄酒产酒国每年采摘葡萄的时间大都在三四月份。
以北半球为例,一般情况下,各葡萄园会依据葡萄园的具体情况以及葡萄的成熟度来决定自己的采摘时间,但时间大抵都在9月底左右,也就是说平常的葡萄酒是葡萄成熟后就立即进行采摘,而生产冰酒的葡萄,成熟后也不会马上采摘,而是要原封不动地留在葡萄树上,直到进入第一次冰冻期,葡萄全部结冰后再进行采摘,在这段时日里,葡萄自然脱水
冰葡萄的采摘温度必须在零下7℃到8℃之间,收获也必须在一夜之间完成,这时整个葡萄园一般都是被皑皑的白雪覆盖,葡萄藤上挂满了厚厚的冰霜,葡萄还必须人工采收,这也就在无形中增大了采收的危险程度。
常规情况下,北半球葡萄的采摘时间为9月底,不过也有一些迟摘型的葡萄,以德国以及加拿大等高纬度葡萄酒产区最为明显,例如有名的德国冰酒和加拿大冰酒。酿造冰酒的葡萄都是在冬天第一次冰冻期来临后进行采摘。
迟摘葡萄酒,又名晚收葡萄酒,迟摘一词,顾名思义,就是推迟葡萄的采收期。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成熟的葡萄继续挂在枝头,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果实进一步完成糖分的浓缩,形成特殊的香气。迟摘葡萄酒多为甜酒。
正常情况下,1名熟手工人一天大约能采收1公吨的葡萄。不过,这依然远远不及机器的采收速度。
由于糖分含量对酒精度的影响很大,因此几乎所有酒庄在开始采收葡萄前都会对葡萄中的糖分进行测定,以获得糖分含量适中的葡萄。白利糖度(Brix)是用来描述葡萄含糖量的单位。
不是固定的,采摘时间主要取决于葡萄的成熟度,而不同年份、不同品种,葡萄的成熟时间也是不固定的,因此采摘时间每年都不会固定,即便同一年份,同一庄园的不同品种其采摘时间也是不尽相同的。灌装时间也不尽相同。
轩尼诗VSOP干邑白兰地年份很多时候并不是指葡萄采摘的年份,而是指白兰地在橡木桶中陈酿的时间,因为白兰地的品质其实同葡萄采摘的年份关系并不会太大,更重要的是在橡木桶中陈酿的时间。
晚收/迟摘(Late Harvest,法语为Vendange Tardive)指在葡萄正常成熟之后,不进行采收,而是将葡萄果实留在葡萄树上,经过一段时间,等到葡萄果实失水皱缩,其中的糖分、酸度和风味物质进一步浓缩后再进行采收。用这种葡萄酿造的葡萄酒通常为甜型。
葡萄酒标上所标注的年份即为酿造该瓶酒所使用的葡萄的采摘年份,那标有1982年的拉菲,自然也是由1982年采收的葡萄酿制而成。
人工采收最重要的作用在于人工挑选。工人在采摘葡萄的时候,能够把不成熟或是长了霉的葡萄去除掉,保证酿酒葡萄的质量。而机械采收则是来者不拒,把所有葡 萄都采摘下来。因此,如果在气候比较好的年份,葡萄成熟度比较接近,那么机械采收的效果和人工采收的效果差不了太多。
迟摘甜葡萄酒(Late Harvest)是甜葡萄酒中的一种,是指在葡萄正常成熟后,仍然将葡萄果实留在树枝上不采收,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果实进一步完成了糖分的积累,形成特殊香气后,才进行采收和酿造的葡萄酒。
晚采收葡萄酒,顾名思义就是其酿酒葡萄是在完全成熟之后才采收的,采摘时间一般为正常采收期往后的1-2个月。之所以选择晚采收,是因为采摘时间晚,葡萄会因脱水而糖含量变高,也就是会变得很甜,所以酿造出来的葡萄酒的残糖和潜在酒精度都会高于普通的餐酒。
晚采收葡萄酒,顾名思义就是其酿酒葡萄是在完全成熟之后才采收的,采摘时间一般为正常采收期往后的1-2个月。之所以选择晚采收,是因为采摘时间晚,葡萄会因脱水而糖含量变高,也就是会变得很甜,所以酿造出来的葡萄酒的残糖和潜在酒精度都会高于普通的餐酒。
梅洛(Merlot)、仙粉黛(Zinfandel)、品丽珠(Cabernet Franc)、西拉(Syrah)和桑娇维塞(Sangiovese)等品种通常会在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之前采摘,这些品种的花期比赤霞珠早,果皮更薄,对单宁的需要也比后者小。
这些葡萄酒应该冷冻后再喝,可以搭配新鲜水果、甜度中等的甜点、咸味奶酪、冰冻果子露;当然,单独饮用最佳。迟摘葡萄酒开瓶后可以保存3-5天左右。
如今,不少种植者都倾向于在夜间进行采收工作。这是因为夜间的温度更低,且没有灼热的阳光,采摘的葡萄香气和风味物质不易散逸,可以更好地保持新鲜度。同时,低温状态下葡萄的糖分更为稳定,其发酵进程也会更好控制。
晚采收是指这些葡萄酒的酿酒葡萄在成熟之后,未立即进行采摘,而是推迟采摘日期,让果实继续在葡萄藤上停留一段时间,因而这些葡萄酒也被称为晚收葡萄酒或迟摘葡萄酒。
迟摘型甜葡萄酒比较有名的包括苏玳(Sauternes)贵腐甜白葡萄酒、托卡伊(Tokaji)贵腐甜葡萄酒以及冰酒(Eiswein),此外,还包括德国的逐粒精选(Beerenauslese)和逐粒枯萄精选(Trockenbeerenauslese)葡萄酒,意大利的圣酒(Vin Santo)等。
葡萄酒的颜色完全取决于葡萄皮的颜色,采摘后立即剥去果皮,酒液的颜色不受果皮影响,最终将酿出白葡萄酒。
采摘时,需要将采摘的葡萄迅速送入酿酒厂,以防止运输过程中被氧化,如果距离酒厂较远,可以通过使用适量的二氧化硫来进行防止氧化。其次,选择晚上来采摘葡萄也是防止葡萄被氧化的一个方法,这是因为晚上气温低,氧化作用发生得较慢。进入酒厂后,葡萄和葡萄汁需要放在密闭的酿酒设备中来防止氧化。
这个不一定,为了避免葡萄还未运抵酿造车间就提前发酵,收成后往往要喷洒防氧化的二氧化硫,如果酿造车间距离较远,即便是手工采摘的,也会出现使用二氧化硫。
准确把握适宜的葡萄采摘时机是酿造一款优质葡萄酒的关键之一。葡萄采收得过早将令葡萄成熟度不够,以致于葡萄酒的酸度过高,酒精度偏低,还会令其带上更多的青涩水果的风味和香气,单宁也更苦涩;而采收得过晚则会令葡萄酒的酸度偏低,酒精度偏高,单宁也更加柔和。
用葡萄干酿酒的历史可追溯至3,000多年前,当时在地中海地区,古希腊和古埃及等地便开始将采摘后的葡萄放在草席上晾干,然后将干缩的果实破碎酿成葡萄酒。
(1)手工采摘:采用枯藤法酿造的葡萄必须手工采摘,这样可以保证葡萄的质量。 (2)风干:整串葡萄会被放在通风性良好的小屋自然风干,风干时间根据葡萄的成熟度而定,一般在60-120天不等。 (3)去梗、压榨、发酵:风干之后的葡萄会经过一系列正常的酿酒过程。
在确定葡萄的采收日期时,通常需要考虑品种、产区风土、采收期天气和酒庄期望的成酒风格等因素。 一般来说,黑皮诺(Pinot Noir)和梅洛(Merlot)等早熟品种的采收时间相对会更早,而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和歌海娜(Grenache)等晚熟品种则反之。
经过风干的酿酒葡萄糖分集中,风味物质高度浓缩,是葡萄酒酿造中独具特色的原料。 使用风干葡萄酿成的酒在意大利统称为帕赛托(Passito)葡萄酒,采用枯藤法酿造。意大利最为著名的帕赛托葡萄酒要属瓦坡里切拉产区的阿玛罗尼(Amarone)。
葡萄既可以手工采收,也可以机械采收。机械采收的优势是快,但是对葡萄园的地形地势有一定的要求,需要较平缓开阔的条件。另外机械采收不可用于那些需要用整串葡萄来酿造的酒,如博若莱葡萄酒和香槟。
迟摘葡萄酒(Spatlese)、精选葡萄酒(Auslese)、逐粒精选葡萄酒(Beerenauslese)、逐粒枯葡精选葡萄酒(Trockenbeerenauslese)这几个等级的葡萄酒虽然类型从干到甜不等,但都属于晚收葡萄酒的范畴。
在确定葡萄的采收日期时,通常需要考虑品种、产区风土、采收期天气和酒庄期望的成酒风格等因素。 一般来说,黑皮诺(Pinot Noir)和梅洛(Merlot)等早熟品种的采收时间相对会更早,而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和歌海娜(Grenache)等晚熟品种则反之。
对葡萄的采收来说,机器采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那就是采收速度快,效率高。对规模大且地势相对平坦的酒庄而言,机器采收的便捷优势非常突出。 与此同时,机器采收也有局限性。首先,机器采收对地势有一定要求,适合在比较平坦且规模较大的葡萄园进行。
葡萄果实无论是在枝头风干、或是采摘后晒干,都会导致葡萄汁中糖分高度浓缩,酿制出的葡萄酒残糖量充足,酒精度相较更高,风味华美丰富,且酸度适宜。
人工采收会对葡萄进行筛选,将那些霉烂或没有成熟的葡萄留在葡萄树上。 2. 成串式地采收对葡萄的损坏更少。 3. 人工采收可以在所有的地域条件和天气条件下进行。在那些陡峭的山坡地区,如摩泽尔、杜鲁河谷和北罗讷河,只能用人工采收。 缺点:速度缓慢,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成本较高。
虽然同为一个产区,但每个地块的风土以及微气候也不尽相同,同时葡萄园管理成本也不尽相同,另外,酒庄知名度、酿造技术、葡萄品种、所使用机器设备的不同,都会直接影响到葡萄的质量,自然也会影响到葡萄酒的价格。
采收时间是关键 酿酒师一个很重要的任务就是决定何时采收。他们需要精准地评估果实的成熟状态,判定葡萄园内每个地块的葡萄的平均含糖量和白利糖度(Brix)。每2度白利糖相当于1%的酒精度,因此在采收时葡萄白利糖达到26度的话,所酿成的葡萄酒酒精度就在13-13.5%之间。
葡萄酒的酒瓶,特别是来自旧世界产酒国的葡萄酒大都采用橡木塞密封,除了葡萄酒之外,来自法国的白兰地也大都采用橡木塞进行密封,其实采用橡木塞与否同葡萄酒的品质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主要的酿酒葡萄来自不同品种的欧洲葡萄,欧洲、北美、澳大利亚和南美的酿酒师都使用欧洲葡萄酿酒包括各个品种的红葡萄酒和白葡萄酒。不过,其他种类的葡萄也可以用来酿酒。美国最主要的本土葡萄品种是美洲葡萄(Vitis labrusca),这种葡萄在纽约州以及东海岸和中西部的几个州广为种植。
桑雅红葡萄酒(Sena, Aconcagua Valley, Chile)采用赤霞珠(Cabernet Sauvignon)、佳美娜(Carmenere)、梅洛(Merlot)、品丽珠(Cabernet Franc)及味而多(Petit Verdot)五个葡萄品种酿造。
雷司令、威代尔以及麝香一族的葡萄品种都适合晚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