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葡萄(Vitis Labrusca),又名“Fox Grape”,是一类非常重要的美洲本土葡萄品种。它原产于北美东部,主要包括康科德(Concord)、卡托芭(Catawba)、特拉华州(Delaware)、伊莎贝拉(Isabella)、尼亚加拉(Niagara)以及一些杂交品种。
康科德(图片来源:Ursula Brühl, Julius Kühn-Institu)
1. 历史起源
据葡萄史学家爱德华·海姆斯(Edward Hyams)和葡萄酒大师杰西斯·罗宾逊(Jancis Robinson MW)介绍,早在11世纪,雷夫·爱立信(Leif Ericsson)就在北美文兰(Vinland)海岸发现疯狂生长的美洲葡萄,这足以证明美洲葡萄在欧洲人抵达北美之前就已经在这片土地上繁殖了。18世纪中叶,瑞典植物学家卡尔·林奈(Carl Linnaeus)和同事开始对美州本土葡萄品种进行编目,美洲葡萄才被正式收录并逐渐为人知晓。
19世纪,美洲葡萄和一些其他美洲本土品种一起传入欧洲,它们携带的根瘤蚜虫(Phylloxera)开始啃食欧亚葡萄(Vitis Vinifera)的葡萄藤根部,对欧洲葡萄园造成了大面积的毁坏。19世纪后期,研究人员发现美洲本土葡萄品种的根部被根瘤蚜虫啃食后能分泌粘液堵住根瘤蚜虫的嘴,并在伤口上形成保护层防止二次感染,因此把欧亚葡萄品种嫁接到美洲本土葡萄品种砧木上的做法开始流行起来。
2. 三大特征
美洲葡萄藤的一大特征便是每个节点都有卷须,使其成为葡萄属中唯一拥有连续卷须的物种。其次,美洲葡萄具有“滑皮”的特征,在受到适当的挤压时,果皮能轻易地剥离出来,留下完整的果肉。
此外,美洲葡萄果实浓郁的狐骚味(Foxy)也是其区别于欧亚葡萄的一大特性。所谓的狐骚味,其实和狐狸并没有多大的关系,这种香味是早期美国殖民者熟知的泥土芳香,气味强劲香甜。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的葡萄栽培专家A.J.温克勒(A. J. Winkler)表示,除了麝香(Muscat)家族的葡萄品种,就属美洲葡萄具有如此浓郁的芳香。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康科德。如今,狐骚味一词也成为了美州本土品种葡萄酒酒评里的流行用词。
3. 品种习性
美洲葡萄主要为红葡萄品种,其果实和葡萄籽个头较大,果皮呈深红色,少数为青白色或粉红色。美洲葡萄树为攀缘植物,叶子大而厚,多为3裂叶,其背光面长着白色或棕色的绒毛。它的生命力旺盛,对许多葡萄病害都有一定的天然抗性,包括根瘤蚜虫病害。然而,美洲葡萄树的抗病害性和嫁接兼容性不如冬葡萄(Vitis Berlandieri)、夏葡萄(Vitis Aestivalis)和沙地葡萄(Vitis Rupestris)等其他美洲本土品种,因此不常用作商业砧木。美洲葡萄能抵御严寒酷暑,虽然不比美国东南部的圆叶葡萄(Vitis Rotundifolia)耐潮,却也是喜潮湿气候的植株,一般种植在灌木丛、林地、田野、草地、沙丘以及河岸等地。
4. 分布区域
从北美东海岸的新斯科舍(Nova Scotia)到佐治亚州(Georgia),再往西至密西西比河(Mississippi River),这一带均是美洲葡萄的主要种植区域。另外,一些用美洲葡萄或由其杂交而成的品种来酿酒的美国法定葡萄种植产区(American Viticultural Areas,简称AVA)也是美洲葡萄分布的主要区域,如密西西比河谷上游(Upper Mississippi Valley)、密西西比三角洲(Mississippi Delta)、俄亥俄河谷(Ohio River Valley)、新英格兰(New England)东南部、伊利湖(Lake Erie)以及位于纽约州(New York)、弗吉尼亚州(Virginia)、俄亥俄州(Ohio)和密歇根州(Michigan)的一些法定葡萄种植产区。(文/I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