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传,神圣罗马帝国的奠基人查理曼大帝(Charlemagne)非常喜欢喝葡萄酒,但每次喝红葡萄酒的时候,他那长长的白胡子上就会染上红酒渍,而他的爱妻露尔格特(Luitgard)实在不喜欢他的胡子被染红。于是,大帝为博美人欢心,便下令在科尔登山(Corton Hill)一片原本种植着红葡萄品种的区域改种白葡萄品种,这片区域就是现在的科尔登-查理曼特级园(Corton-Charlemagne Grand Cru)。在岁月的长河中,这个传说早已难辨真假,但科尔登-查理曼特级园所产的霞多丽(Chardonnay)葡萄酒品质无可置疑。
阿罗克斯-科尔登风光(图片来源:BIVB / www.armellephotographe.com)
科尔登-查理曼园地处法国勃艮第伯恩丘(Cote de Beaune),位于夜丘(Cote de Nuits)与伯恩丘的边界地带,于1937年7月31日被正式划分为勃艮第特级园。葡萄园总面积为56.61公顷,横跨阿罗克斯-科尔登(Aloxe-Corton)、佩尔南-韦热莱斯(Pernand-Vergelesses)和拉都瓦-塞里尼村(Ladoix-Serrigny)3个产酒村,只出产霞多丽白葡萄酒,平均年产量约为31万瓶。
风土
科尔登·查理曼园占据了科尔登山的最高处,那里的坡度非常陡峭,这座山丘本身提供了一个典型的地质剖面,为介于拉都瓦-塞里尼村和默尔索村(Meursault)之间的较年轻的侏罗纪地层。富含黏土的泥质土壤从黄色到赭色再到棕色不等,一层浅薄的黑色石灰土(Rendzinas)之下,石灰石与泥灰岩混杂。而在中坡地区的科尔登特级园(Corton Grand Cru)的土壤特征明显不同。
霞多丽(图片来源:olivier-leflaive.com)
作为“风土”这一概念的发源地,勃艮第对土地的重视无需多言。这里纷繁复杂的克里玛(Climat)和略地(Lieux-dits)是对风土的终极表达,塑造了该产区葡萄酒无与伦比的个性和口感。在科尔登-查理曼园,共有八个克里玛和略地出产的白葡萄酒可以在酒标上标注科尔登-查理曼特级园,它们分别是:下莫洛园(Basses Mourottes)、恩-查理曼园(En Charlemagne)、上莫洛园(Hautes Mourottes)、勒-查理曼园(Le Charlemagne)、科登园(Le Corton)、朗格园(Les Languettes)、普伊特园(Les Pougets)和雷纳德园(Les Renardes)。这些地块不仅种植有优质的霞多丽,同时还种植着红葡萄品种黑皮诺(Pinot Noir)。产区法规规定这些葡萄园出产的白葡萄酒才可以在酒标上标注科尔登-查理曼特级园,出品的红葡萄酒则标注为科尔登特级园。
葡萄酒
科尔登-查理曼园葡萄酒年轻的时候呈现出浅金色色泽,带有绿色光晕。随着时间的推移,颜色会变成金黄色或琥珀色。酒香细腻,带有烤苹果、柑橘类水果、菠萝、酸橙、蕨菜、杜松、肉桂和燧石的风味,蜂蜜的味道也经常出现。而陈年之后的科尔登-查理曼园葡萄酒还会带有皮革和松露的风味。经典的科尔登-查理曼园葡萄酒被认为是勃艮第卓越的白葡萄酒之一,以其水果和燧石矿物风味的结合而闻名,后者在较冷的西部山坡葡萄酒中尤为明显。